当前页面:首页 >新闻中心>综合要闻
张胤:构建综合交通一张网

提要:全省交通运输系统将牢牢把握开路先锋的战略定位,构建综合交通一张网,打通“大动脉”、畅通“微循环”,加快建设现代化交通基础设施体系,努力实现“人享其行、物畅其流”美好愿景,为中国式现代化贵州实践提供坚强支撑。

文 / 张胤

今年“新春第一会”,省委、省政府聚焦全省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动员全省上下坚定不移大抓产业、主攻工业,远谋近施、只争朝夕,加快构建富有贵州特色、在国家产业格局中具有重要地位的现代化产业体系。交通运输作为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构建贵州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重要支撑。全省交通运输系统将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交通强国的重要论述,牢牢把握开路先锋的战略定位,构建综合交通一张网,打通“大动脉”、畅通“微循环”,加快建设现代化交通基础设施体系,努力实现“人享其行、物畅其流”美好愿景,为中国式现代化贵州实践提供坚强支撑。

大力推进铁路“联网、补网、强链”行动

适度超前开展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全力推进铜仁至吉首、黄桶至百色等铁路项目建设,计划年内建成盘兴高铁,实现“市市通高铁”目标。推进一批重点铁路项目前期工作,力争2025年新开工黔桂增二线、纳雍至六盘水、大村至遵义等铁路项目。积极对接国家铁路集团,加快推进新渝贵高铁等项目前期工作。以“富矿精开”为关键抓手,以“六大产业基地”为骨干支柱,谋划一批铁路专用线,建成美锦华宇新能源公司、贵州能源水城铁路货场等铁路专用线,力争开工盘北化工园区、瓮安裕能等铁路专用线,解决大型工矿企业、物流园区铁路运输“最后一公里”问题。预计到今年底,全省铁路营运里程突破4500公里,其中高铁突破1900公里。

大力实施国家高速公路通道联通畅通工程

围绕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主骨架“6轴7廊8通道”建设,建成G7522贵阳至北海高速公路贵阳至平塘(黔桂界)段、沪昆国高贵阳至安顺段、安顺至盘州(黔滇界)段扩容工程等高速公路,推进厦蓉国家高速公路都匀至贵阳段等国高扩容改造,加快推进G6512秀山至从江、G6025洞口至三穗等国高待建路段建设。围绕支持遵义打造省域副中心、毕节建设贯彻新发展理念示范区、“黎从榕”打造“桥头堡”,推进贵阳环城高速公路扩容工程,开工建设重庆经赤水至叙永(赤水段)等高速公路项目,助力加快构建“一群三带”城镇空间格局。有序开展G76厦蓉高速贵阳至毕节(大方)段扩容工程等项目方案研究相关工作,形成建成一批、开工一批、储备一批的良性循环。到今年底,全省高速公路总里程将突破9500公里。

大力提升普通公路服务支撑能力

遵义市播州区龙坑立交桥,为贵州最大的3层互通式立交,连通杭瑞、兰海高速两条“大动脉”(贵州图片库供图)

启动实施普通国道攻坚突破,有序推进G326大方九驿至七星关鸭池、G212仁怀茅台至苍龙等普通国道项目建设,全面启动G354瓮安银坑水至羊岔路等普通国道低等级路段前期工作,有序推进S203德江关口至露青等普通省道及以下公路续建项目建设,今年计划建成普通国省道780公里。到2030年,全省普通国道二级及以上比例达90%,畅通高效、安全可靠、服务优质的国道公路网更加完善。深化“四好农村路”示范创建,启动新一轮农村公路提升行动,有序推动乡镇通三级及以上公路建设,稳步推进具备条件建制村通双车道,加快乡村产业路、旅游路、资源路建设,强化普通公路对乡镇、重点产业园区、旅游景区等服务支撑作用。大力实施“小而美”的民生项目,深入实施农村公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普通公路危旧桥梁改造、“渡改桥”项目,打造美丽农村路经济示范走廊1000公里,进一步增强农村公路通行服务和安全保障能力,更好服务支撑城乡融合、产业发展和乡村振兴,让老百姓的致富路、幸福路、连心路、振兴路越走越宽。

大力巩固综合交通枢纽地位

以贵阳贵安、遵义国家综合枢纽城市为重点,开展国家综合货运补链强链,打造贵阳陆港型、空港型、生产服务型、商贸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和遵义陆港型国家物流枢纽,打造形成服务贵阳贵安—安顺和遵义的都市圈物流网。围绕全省产业布局、“电动贵州”建设、清洁运输等,持续培育贵阳至粤港澳大湾区及周边省会城市高速公路物流大通道,加大陆海新通道、黔粤、中欧、中老等班列频次。稳步实施牛郎关智慧物流园库区改造二期、黔北现代物流新城等综合货运枢纽项目,提升公铁联运枢纽集货能力。完善农村配送网络,建设农村物流网络节点,构建县乡村三级物流配送体系,推进全省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农村客货邮)融合发展。统筹推进机场项目建设,计划年内建成威宁、德江机场,形成“一干十二支”格局,恢复和新增国际及地区客运航线15条,打造快进快出、联通世界的对外通道体系。

贵州夹岩水利枢纽工程库区形成“高峡平湖”景观(张晓勇 摄 贵州图片库供图)

加快乌江沙沱、思林二线1000吨级通航设施、南北盘江—红水河三级航道建设工程项目前期工作,力争“十五五”期间开工建设。有序推动乌江(乌江渡—龚滩)三级航道项目建设,协调广西加快推进红水河龙滩1000吨级通航设施建设,强化黔渝乌江全线多梯级通航建筑物联合调度运行,打造北入长江、南下珠江水运大通道。按照“一港一园一产业”模式,围绕乌江沿线磷化工、装备制造、能源产业带,推动以余庆沙湾港区、思南邵家桥港区、册亨岩架港区、望谟蔗香港区为试点的“港产园城”融合发展,带动沿线新型建材、水泥、石材、磷化工、铝化工产业发展,形成“一条江就是一条经济带”的发展景象。

(作者系省交通运输厅党委书记、厅长)

        Baidu
        map